English

传统电报业悄然隐退

1998-12-0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张喻 本报记者 张传亚 我有话说

据统计,1985年以前,北京电报局的公众电报业务量最多时每月可达300万份,而今年10月仅4000多份。以前的电报从业人员一半以上都改行从事了其他通讯业务——

英国外交大臣罗宾·库克日前宣布:英国外交部将从2000年开始正式在驻外使领馆中以保密电子函件替代外交电报,英国外交官使用了近150年的外交电报系统将成为历史。

在国内,细心的人也不难发现,近年来到北京电报大楼发电报的人越来越少,北京传统的电报业务正日趋冷落。40来岁的人也许还有填写电报的经历,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电报则成了过去的故事。电话、传真、电子函件等现代通讯手段早已纷纷进入了生活。那么传统电报业是否会像有人说的那样从此萎缩下去,淡出人们的生活舞台呢?

随着因特网、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近年来普通电话、移动电话、传真、电子数据交换、计算机通信、卫星通信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据统计,移动电话业务自1987年开办以来,到1998年8月18日用户已增至2000万,移动电话网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直辖市,308个地市及1856个县市,覆盖率分别达到91%和86%,全国主要交通干线实现无缝覆盖。

而正无声无息地发生着变化的数据通信也悄悄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工作、生活及交往方式。目前,中国电信又建成了连接国际、国内,由光缆、卫星和数字微波构成的立体化数字传输网,长途传输数字化比重已达到98.5%。由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和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两大网络组成的数据通信网,已经基本覆盖到全国县市,提供了国民经济信息化所需的计算机互联网、电子信箱、传真存储、电子数据交换、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新业务。

现代通讯业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电报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强势冲击波中,传统电报业逐渐走向了萎缩。据统计,1985年以前,北京电报局的公众电报业务量最多时每月可达300万份,占电报局业务总量的50%;1996年,受诸多更具时效性通信手段的冲击,公众电报业务量每月只有40多万份,仅占电报局业务总量的3%左右;今年10月,公众电报业务萎缩幅度更大,仅4000多份。而以前的电报从业人员一半以上都改行从事了其他通讯业务。北京永安路邮局电信股的杨翠萍股长介绍说,现在永安路邮局的电报业务量每年都要下滑30%左右。在80年代,往外发的电报每天是1200份,而现在每天最多50来份;其中,民用电报从以前的每天300多份,下降到现在的每天7、8份,电报业务人员也从过去的50多人,削减到10来人。

一百多年前,美国人莫尔斯在发明电报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随着电话的普及,数据通信、光缆通信、多媒体通信等先进手段的发展,电报业务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幅滑坡。杨翠萍女士说,从电报自身来看,电报不像电话那样费用比较便宜,信息传递也较多。在通讯手段还比较单一的社会,电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确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随着通讯业的发展,通讯手段的不断丰富,人们可以更多地按照信息的特点去主动选择合适的通讯手段。而电报自身存在着的一些劣势则成了电报发展的障碍。现在电报费用每个字是14分,因而在传递信息时需要使用比较精炼的语言,这就容易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不完全,如果言尽其详,则需要一笔较高的费用。在使用了新的电报传送设备后,一份电报从一个邮局到另一个邮局一般只需要20—30分钟,这和以前的电报传递相比的确上了一个档次,但同同步传递信息的高科技通讯手段相比,则可谓“小巫见大巫”。

那么延续了一百多年的电报业是否真的会退出人们的生活舞台,从此就成为历史呢?北京电报局的有关人士认为,虽然现代通讯技术对传统电报冲击剧烈,但由于我国目前通讯技术发展不平衡,在一些边远山区现代通讯手段难以进入,电报仍有市场。面对现代通讯业的挑战,电报业也在极力改变完善着自己,礼仪电报、贺岁电话等也出现了。通信技术发展迅速,传统的电报通信方式已逐渐被现代化的数据通信手段所替代,人们虽然习惯地保留了“电报”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称呼,但今天这个称谓中已更多融入了计算机通信与信息服务的含义。无论怎样说,传统电报业正在悄然隐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